今天春秋君来给大家讲辛伐他汀,这个品种有怎样的前传和今生,大限在即的一致性评价又该如何应对呢?让我缓缓道来。
1.有趣的研发故事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美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长得相像的他汀三兄弟,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甲基,这三个化合物却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1973年,日本化学家远藤章领导的日本第一三共制药团队,从桔青霉菌中找到第一个天然的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美伐他汀。
随后直到1978年,默沙东制药才从土曲霉菌分离出洛伐他汀,洛伐他汀的3号位比美伐他汀多了一个甲基。
1980年,三共制药停止了美伐他汀的临床试验,据悉是因为高剂量组犬患恶性肿瘤的比例升高。这使默沙东对自己的洛伐他汀去向也不乐观,不得不停止临床,进行长期的毒性试验,并开始寻找新型他汀化合物。
所幸的是,洛伐他汀没有发现致癌性,于1983年,默沙东重启洛伐他汀临床试验,并于1987年获得FDA批准上市,成为第一个上市的他汀类药物-美降脂(Mevacor),销售额很快突破10亿美元,获得巨大成功。
在洛伐他汀进行临床时,默沙东又找到更安全的、比洛伐他汀多一个甲基的辛伐他汀,功效更强大,于1991年获批,商品名“舒降之(zocor)”。
有人可能会问:洛伐他汀都已经很成功了,为何随后就推出辛伐他汀?不怕和自家产品竞争吗?
这是因为,在医药行业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药物上市的第一天起,一个倒计时钟就已经在滴滴答答的预告着这个药物的死亡周期。 专利保护期一过,仿制药蜂拥而至,原研销售额定会巨幅下挫。
同时,也有另外一个消息让默沙东感到巨大压力,美国另一家制药业巨头施贵宝和日本的第一三共合作开发新的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开展了临床试验,直接检验普伐他汀能否有效预防高血脂患者发生心脏病的概率,这可是洛伐他汀的软肋啊---缺乏控制心脏病发病的直接临床数据。
普伐他汀一旦通过审批上市,它就可以直截了当的面对医生和公众宣传“普伐他汀可以有效预防心脏病”,这一招就可以打得美伐他汀毫无还手之力,默克筚路蓝缕在公众中建立的“高胆固醇=心脏病”的认知,等于是为后来者做了嫁衣裳!
因此,默沙东果断推出辛伐他汀,赶在普伐他汀之前上市,才能守住这片市场。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都能够显著降低心脏病发病率,而借力默克公司先期的市场推广,辛伐他汀更是刷新了由它的哥哥洛伐他汀创造的第一年度销售额记录,1992年销售额达到惊人的7亿美元。
2.中国市场概况
蛋糕虽大,但人多吃不饱
20多年过去,至今辛伐他汀已是位老者,随着阿托伐他汀(立普妥)等陆续进入中国,该品种的原有市场被迅速挤占。至2016年,阿托伐他汀在中国样本公立医院降脂类药物中份额占48.9%,辛伐他汀仅占2.36%。(数据来自米内网)
但“廉颇老矣尚能饭”,仅统计国内城市公立医疗机构销售,仍有超7亿的市场。
50%的市场在原研默沙东手里。国外上市的辛伐他汀只有片剂和混悬剂。
再看国内仿制药之多,有152个批文,91家生产企业,瓜分着50%的市场,有各种剂型胶囊、咀嚼片、混悬剂、片剂,其中,广州南新凭借分散片新剂型,有较高的定价权,占了24%的市场,兴安药业的滴丸占了6%,其余企业都占2%左右甚至更低。
国内外剂型的差异,让国内特色剂型的企业如何进行一致性评价呢?参比制剂用哪个?还能用哪个?
50家企业104条参比制剂备案信息中,几乎都选择默沙东的辛伐他汀片作为参比制剂。那么,关于改剂型的药品,请先要回答为什么改?有没有必要改?改后有没有比原研剂型更优吗? 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性,终极三连问之后,企业意兴阑珊,踌躇不前。
3.一致性评价进展
别人放弃,我拾遗
此时,一直默默无闻、排在第七位、2016年辛伐他汀销售额只有1500万的罗欣药业,渐渐露出头角。罗欣于2017年11月进行了辛伐他汀片的BE备案,成为一致性评价进展领先的企业。
罗欣的产品是片剂,规格是最畅销的20mg规格,显然,罗欣是冲着整个辛伐他汀市场来的。
辛伐他汀的一致性评价少人问津,众多药企放弃,罗欣药业选择坚持,赢得先发优势,如果罗欣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国内药企的份额必将成为他的囊中物,这意味着辛伐他汀一半的市场。(别人放弃我拾遗,或许是老品种的新打法。)
大局已定?
不,故事的发展岂能尽如人意。
天降奇兵
潜伏的对手海正药业已于2017年11月13日在美国获批,ANDA号206557。国外上市转国内申报,获批则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这典型的“弯道超车”策略,在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17个品种中已得到充分验证,屡试不爽!
相信海正药业定会使用此方式杀回国内市场,更有可能超越罗欣成为辛伐他汀首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
王者的压力
罗欣与海正各显神通,大刀阔斧,老二南新制药就尴尬了,当初做了新剂型分散片,得到很好的市场定价权,现在也砸到脚了,做(一致性评价),连找个参比都没有、困难重重,不做,就是放弃治疗。当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出现,留给它时间不过3年了。
老大原研默沙东也倍感压力,虽然此时还占据着一半市场,当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诞生后,即将进入被动的局面。罗欣的价格,20mg×10片/盒,12.9元/盒,同规格的产品,默沙东25元/盒。价格的优势加上一致性评价的标签,质量与疗效与原研等效,医保支持、优先采购等政策支持,势必搅动整个市场格局,原研的默沙东份额也将受到威胁。
4.综合评分
话虽如此,最后花落谁家真还不好说。辛伐他汀是高变异品种,是个较难的项目,上了BE能否等效,谁都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业内普遍认为该品种做到与原研一致性,有两个难点:稳定性和BE等效。作为生物药剂学(BCS)分类II,即低溶解性、高渗透性的药物,辛伐他汀属于体内外关联度较大的一类,因此也更加考验企业的制剂工艺水平。四条曲线的一致离不开仿制药与原研药在崩解和溶出现象、制备工艺、处方种类和每个辅料的用量上的一致。“整个过程需要上述的这些方面都做到,否则即使曲线一致,到了体内也不一定一样。”
高变异品种,BE入组人数也要求较多,罗欣的目标入组人数84人,按照市场每例5-8万的费用,一个BE试验预计要超4百万元。高额的一致性评价费用和微小的市场份额,投入和产出怎么也算不过来,所以大多企业止损放弃也是无可奈何啊。
一致性评价对药品和药企都重新洗牌,大浪淘沙,“剩”下的为王。
选择先走一步,一往无前,可能是先驱,也有可能成先烈;选择不走,迎来的结局必定是淡出舞台。
从辛伐他汀工艺难度、临床评价、市场销售三方面评价,辛伐他汀的工艺难度,3颗星、属于中等难度;临床评价难度4颗星,属于较难的品种;市场销售4颗星,销量是可观的,因为有一半的市场是仿制药,谁先通过谁就能收割这半壁江山。
综上所述,春秋君的意见是:有选择的做。对自己产品有信心的不妨放手一搏,跨过去,便是半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