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2年,盐酸氯胺酮由ParkeDavis公司首先研发,辉瑞制药收购该公司后,继续开发了氯胺酮的右旋拆分体--右旋氯胺酮,即艾司氯胺酮(商品名:KetanestS)。
盐酸艾司氯胺酮是具有镇痛和添加剂量引起麻醉作用的手性环己酮衍生物,适用于与安眠药联用诱导和实施全身麻醉,作为局部麻醉的补充,儿童麻醉,以及在急救护理中用于麻醉和镇痛。
与盐酸氯胺酮相比,盐酸艾司氯胺酮具有效价高、受体亲和力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且药物动力学可控,已在欧美等国家广泛使用。
目前,国内已批准江苏恒瑞、太原药业、山东方明等多家企业生产氯胺酮原料及注射液,江苏恒瑞以新注册分类3.1类申报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据悉即将获批。
江苏恒瑞于2018年6月提交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的上市申请,以儿童用药及申请人主动撤回后重新申报,于同年8月被纳入优先评审名单。
经查询IMS数据库,2017年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全球销售额约为1200万元人民币。恒瑞医药表示,截止目前,公司在该研发项目上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为1867万元人民币。
除了用于手术镇痛、镇静治疗外,盐酸艾司氯胺酮的鼻内用药可与口服抗抑郁药一起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这一适应症也于今年3月5日正式获FDA批准。
盐酸艾司氯胺酮是由强生公司研发的重磅抗抑郁药,曾获得美国FDA授予的两项突破性疗法认定,包括治疗耐药性抑郁症(2013年11月)和即将发生自杀风险的重度抑郁症(2016年8月),盐酸艾司氯胺酮成为近30多年来FDA批准的首个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2月,恒瑞医药也递交盐酸(R)-氯胺酮鼻喷剂的上市申请(受理号:CXHL190090),适应症应该也是抗抑郁。
盐酸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衍生物,而氯胺酮在国内属于重点管控药物,若管控不严易被不法分子制备成易成瘾性的毒品—俗称“K粉”贩卖到市场上,对社会造成众多不良影响。
自2004年8月,氯胺酮(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及其制剂)被定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后,只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指定的药品生产企业定点生产,氯胺酮制剂须按要求进行销售和购买。
正由于药理的独特性,国内的销售市场不温不火,销量不太理想。据重点省市公立医院样本数据统计,2013-2018年年均销售额均低于40万元人民币。
面对一款适用于手术镇静、镇痛和重度抑郁症治疗的产品,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在国内能否突破政策规限,迸发新活力?让我们拭目以待!